2025想象:人与AI的和谐共生
2025年1月8日至10日,由清华大学和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SSV)联合主办的“想象——Week 2025科技与社会创新周”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以“想象”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科技、人文、经济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和企业家,共同探讨在人机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促进技术与社会、经济、个人的深度融合,实现人与技术的和谐共生,携手构建美好未来。
今年是清华大学连续第五年举办科技与社会创新周。五年来,创新周始终秉持“以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交流平台,推动社会各界对科技发展与社会责任的思考,促进前沿科技与社会应用的深度融合,共同描绘人与技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图景。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发表了主题演讲《想象未来:选择比能力更重要》。演讲回顾了2024年AI领域的三个重大进展:多模态能力的指数级提升,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跨模态理解和生成能力,推动人机交互进入新高度;AI的推理能力显著增强,能够模拟人类的“思考过程”,展现出强大的决策管理能力,在教育、科研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AI对个人的赋能进一步提升,从辅助工具转变为“超个人”的增强工具,帮助个人突破能力边界,形成协同智能。
薛澜在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创新周上特别指出,随着AI能力越来越强大,如何让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找到最佳平衡点,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他以数据科学领域的“想象”为切入点,寻求一个平衡点,实现个人与AI、经济与AI、社会与AI的深度融合。并强调,“想象”不是一个被动结论,而是一个动态迭代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AI与社会的最佳平衡点。他呼吁社会各界在科技向善的道路上做出融合的选择,共同想象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高级研究员陈明在题为《感知、转换、适应:连接21世纪第二个25年》的演讲中,深入分析了未来25年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挑战:气候变化、人机智能技术发展以及日益加剧的数字鸿沟。他强调,技术进步并不必然意味着社会进步,我们需要感知风险、积极转型、适应变化,推动科技向善,确保科技进步的成果能够被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所共享。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兼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朱旭在与会讨论“AI时代的共生与进化”主题时表示,AI的发展虽然会带来就业结构的变革,但人类的需求远未得到满足,随着技术的进步,还会出现很多新的职业和岗位。他认为,在AI时代,我们需要做好人与AI、人与社会、人与政府之间的协调,推动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创新周同期发布了《AI转型发展蓝皮书》。该报告由清华大学联合多家机构共同撰写,通过对全国1887家有代表性企业的深度分析,指出了企业在AI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策略、人才等方面的挑战,并对未来AI投资和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为企业AI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报告结果显示,企业正积极构建生成式AI在各个生产或服务环节的应用,79%的企业已经在两个或以上环节进行尝试,其中销售和客户服务环节的应用最为广泛。企业应用生成式AI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核心能力和改造现有业务,42%的企业AI投资占比在IT预算的1%-20%,而投资比例越高的企业对投资回报率的满意度也越高。
为期三天的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创新周,邀请了近百位来自政府、学术、企业界的嘉宾,在AI技术发展、文化、法律、社会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入探讨。与会者回顾了AI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分享了数字技术对艺术创作的赋能,以及数字化转型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变迁。同时,活动关注了当前的消费陷阱、青少年数字化素养和数字鸿沟问题、乡村数字发展实践,以及青年人在技术浪潮下如何自我定位等问题,激发人们对AI与人类共生的思考与情感,探讨教育与生活方式等议题,共同展望人与社会未来。
“科技与社会创新周”不仅仅是一个分享前沿科技、展望未来趋势的平台,更是一个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福祉的行动平台。清华大学始终相信,技术是一种能力,向善是一种选择。科技与社会创新周也在积极面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共同守护科技向善的理念与实践路径,携手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的数字未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